Subject Areas: Economics
1. 引言
一般说来,西方经济学可以被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前者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的合乎逻辑的表达形式,其目的在于宣传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可以导致出“理想社会”的结果;后者虽然承认这种市场经济未必能使全部资源“充分就业”,但是,这一缺陷却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或宏观经济政策的执行而得以弥补。把二者加在一起,在整个理论体系上或总体倾向上,西方经济学所企图论证的无非是资本主义是“理想社会”的说法。然而,资本主义的实际情况却与这一说法相去甚远 [1] 。
按照邓小平的理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管理国民经济的手段,而我们目前所推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以市场经济这一点而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具有相当多的共同之处。如果把私有制的独特性质考虑在内,那么,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的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史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实行市场调节的厂商经济(微观经济)运行基本正常。然而,所有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根据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采取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其效果大多都严重滞后且不太明显,而且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不断发生或重或轻或长或短的经济危机。那么,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呢?本人通过研究发现,问题正是出在传统宏观经济理论本身,而不在别的什么地方。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国民收入的水平如何决定?宏观经济学利用“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本文在传统宏观经济学四部门经济模型的基础上,对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进行修正,提出了计划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缺陷,讨论了经济增长的途径、产品平均寿命对社会总财富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和收入分配问题,提出新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并讨论了人力资源价格,最后提出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十一条建议。
2. 传统宏观经济学中的四部门经济模型
资本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被提到极其重要的高度,经济增长被认为主要是积累足够的资本,从而可以运用劳动和资本在经济上最有效的组合所获得的结果,进而通过深化资本结构和提高资本密集度的方式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2.1.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四部门经济是包括了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国外部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国外部门的作用是:作为国外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向国内各部门提供产品与劳务,对国内来说,这就是进口;作为国内产品与劳务的需求者,向国内进行购买,对国内来说,这就是出口。由此,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取决于,居民户、厂商、政府和国外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图1)。
四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为:
(1) [1] - [3]
式中= 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实际产出或收入;
= 边际消费倾向;
= 边际税率;
= 边际进口倾向;
= 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运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
图1.四部门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 经济均衡时的投资;
= 经济均衡时的政府购买;
= 税收常数,为定额税;
= 政府转移支付;
= 经济均衡时的出口额;
= 自发性进口,即和收入没有关系或者说不取决于收入的进口部分,例如本国不能生产,但又为国计民生所必需的产品,不管收入水平如何,是必须进口的。
2.2. 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由上述四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决定的公式可以得到:
(2)
(3)
(4)
(5)
由于以及,因此,。可见,由于税收和进口,自发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的乘数减小了,当时,它们的乘数小于1,将会出现欠增长。所以,必须对边际进口倾向进行严格控制,鼓励进口替代,使。当时,自发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的增加均能使收入超增加,而定额税和自发性进口的增加,会使收入减少。当时,转移支付的增加也会使收入超增加。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越大,收入增加越多,所以应鼓励合理消费,扩大内需。
2.3. 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从广义上讲,投资、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均可被视为资本投入,所以由(1)式可以得出:
(6)
显然,必须使,否则,资本投入的增加不能带来收入的超增长。
2.4. 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7)
该公式可以说对经济发展与劳动、资本(物化劳动)、技术进步、制度安排和结构变化等的关系均进行了考虑。
2.5. 对乘数的分析
(1)对的影响
由于,有,而,所以。而一般情况下,,,此时,越小,乘数越大,越大,乘数越小;当时,有,从(2)式可以看出,自发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增长的乘数小于1,将会出现欠增长,即没有效率的增长。所以,正常情况下,必须对边际进口倾向进行严格控制,鼓励进口替代,使。
(2)对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此时,越小,乘数越大,越大,乘数越小。所以,国家应制定合理的税率,过高的税率会抑制经济的增长速度,当税率高到使时,自发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增长的乘数将小于1,则会出现欠增长,即没有效率的增长。所以,国家的税率应根据
公式的要求进行调整。在目前情况下,,,所以;而实际的,基本是合理的。
(3)对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但也有特殊的情况,使,即,此时,的条件自然满足,所以对税率没有特殊的要求。但是,由于此时,要使,则必须有,否则,,自发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将会出现负增长,即经济恶性衰退。当的值正得越少,经济将增长越快,的值正得越多,经济将增长越慢;当的值负得越少,经济将衰退越快,的值正负得越多,经济将衰退越慢;
当的值接近于0时,经济要么高速增长,要么快速衰退。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是在尖锐的刀锋上跳舞,具有极端的不确定性。实际上,美国经济某些时候就处于这种情况下,这也是美国经济增长长期不稳定的根源。同时,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储蓄为负、大外贸逆差长期存在而经济仍能增长的根本原因。
当然,也可以在的情况下,使,即采取的税收政策,使。此时,前述、对影响的分析仍然成立。所以,如果控制得好,也可以在、的情况下,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美国经济发展好的时期就是这种情况。此时,税率应满足的条件。
3. 计划宏观经济学模型
3.1. 财政均衡时的国民收入
设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式中, = 可支配收入,其余符号的意义同前。
由于 (9)
所以 (10)
将式(8-1)、(8-4)、(8-8)代入式(10),整理得
(11)
(12)
根据公式(11),政府可以通过调控可支配收入、政府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来实施有计划的宏观经济政策,即在前一年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设定当年的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政府税收增长率,并据此制定指导性的劳动力价格(工资)增长率和相应的税收政策(包括税率等),那么到年底时,总收入、可支配收入、边际税率、定额税和当年实际发生的政府转移支付等都基本确定,此时,用式(12)计算出来的经济平衡时的政府转移支付可能与实际发生的政府转移支付不相同,设其差值为,则有。当为正值时,说明政府财政有盈余,则应在次年将这部分财富根据适当的规则全部返还给全体国民,比如给全体国民发放消费券等。当为负值时,说明政府财政有赤字,则应在次年调整税收政策,追加税收以达到财政收支平衡。
3.2. 经济均衡时的可支配收入和政府税收
由于国民收入主要在全体国民和政府之间进行分配,所以在关心国民总收入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心可支配收入和政府税收。
对于四部门经济,有
(13)
(14)
按照国民收入决定的总供给?总需求法,其均衡条件为
(15)
或
(16)
由式(14)可得
(17)
将(11)、(8-2)、(8-7)、(8-5)、(8-3)、(8-6)式代入式(17),得
(18)
(19)
所以有:
(20)
(21)
式中,所有符号的意义同前。
3.3. 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由式(20) (经济均衡时的可支配收入公式)可以得到:
(22)
(23)
(24)
(25)
由于以及,因此有,
可见,由于税收和进口,自发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的乘数减小了,当时,它们的乘数小于1,可支配收入将会出现欠增长。所以,必须对边际进口倾向进行严格控制,鼓励进口
替代,使。当时,自发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的增加均能使可支配收入超增加,而定额税和自发性进口的增加,会使可支配收入减少。当时,转移支
付的增加也会使可支配收入超增加。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越大,可支配收入增加越多,所以应鼓励合理消费,扩大内需。
3.4. 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从广义上讲,投资、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均可被视为资本投入,所以由(20)式可以得出:
(26)
显然,必须使,否则,资本投入的增加不能带来可支配收入的超增长。
3.5. 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7)
该公式可以说对经济发展与劳动、资本(物化劳动)、技术进步、制度安排和结构变化等的关系均进行了考虑。
3.6. 对乘数的分析
(1)对的影响
由于,有,而,所以。而一般情况下,,,此时,越小,乘数越大,越大,乘数越小;当时,有,从(22)式可以看出,自发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增长的乘数小于1,将会出现欠增长,即没有效率的增长。所以,正常情况下,必须对边际进口倾向进行严格控制,鼓励进口替代,使。
(2)对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此时,越小,乘数越大,越大,乘数越小。所以,国家应制定合理的税率,过高的税率会抑制经济的增长速度,当税率高到使时,自发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增长的乘数将小于1,则会出现欠增长,即没有效率的增长。所以,国家的税率应
根据公式的要求进行调整。在目前情况下,,,所以;而实际的,我国税率显然过高,同时,进口倾向过大或者边际消费倾向过小。
(3)对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但也有特殊的情况,使,即。此时,由于,要使,则必须有,否则,,自发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将会出现负增长,即经济恶性衰退。当的值正得越少,经济将增长越快,的值正得越多,经济将增长越慢;当的值负得越少,经济将衰退越快,
的值正负得越多,经济将衰退越慢;当的值接近于0时,经济要么高速增长,要么快速衰退。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是在尖锐的刀锋上跳舞,具有极端的不确定性。
当然,也可以在的情况下,使,即采取的税收政策,使。此
时,前述、对影响的分析仍然成立。所以,如果控制得好,也可以在、的情况下,
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美国经济发展好的时期就是这种情况。此时,税率应满足的条件。一般情况下,,则的条件自然满足,故只需控制即可。
4. 两种模型的对比分析及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缺陷
为分析方便,我们再次引入以下公式:
(7)
(27)
在式(7)中, (为上一年度的国民收入),即国民收入的年度增长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在式(27)中, (为上一年度的可支配收入),即可支配收入的年度增长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下面谈谈两种模型之间的差异。
首先,从表面上看起来,对于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我们可以根据前一年的数据,计算出、和的值,从而确定出的值,那么在设定国民收入年度增长率目标(比如8%)的情况下,可以尝试不同的组合,即拟定国民经济计划,以保证增长目标的实现。然而,虽然组合是一个国家的政府较易控制的,但是在一般情况
下却是一个未知数,因此国民收入是一个因变量,视其它变量(特别是出口量)的情况而定。这就使得国民收入年度增长率目标的实现充满了变数,国民经济宏观调控难度极大;国民收入年度增长目标一旦落空,可支配收入年度增长目标也会落空。这正是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的致命缺陷。其次,如前所述,用计划宏观经济学公式计算出来的经济平衡时的政府转移支付可能与实际发生的政府转移支付并不相同,是需要政府进行调节的。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是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又一致命缺陷。第三,为保证国民收入超增长,即实现有效率的增长,税率、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进口倾
向三者之间应满足关系式。在目前情况下,,,所以;而实际的,基本是合理的。
然而,在计划宏观经济学模型中,可支配收入年度增长率被设定为直接调控目标,即成为一个自变量。我们可以在前一年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设定当年的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目标,并据此制定指导性的劳动
力价格(工资)增长率。同时,我们可以根据经验尝试不同组
合,即拟定国民经济计划,以协调增长目标的实现。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仍是一个未知数,但是此时的因变量是() 而非可支配收入。因此,在计划宏观经济学理论指导下,我们既可以确保比国民收入增长目标更重要的可支配收入增长目标的顺利实现,又可以通过调节政府转移支付来实现经济均衡。此外,为保证可支配收入超增长,即实现有效率的增长,税率t、边际消费倾向β和边际进口倾向γ三者
之间应满足关系式。在目前情况下,,,所以;而实际的,我国税率显然过高,同时,进口倾向过大或者边际消费倾向过小。
归结起来,计划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与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的差异如表1所示。
5. 经济增长的途径
5.1. 劳动生产率分析
全社会产出(即国民收入)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劳动投入量的大小()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4] - [6] 因此,产出水平等于劳动力总数与平均劳动生产率之积:
(28)
引入人口变量,那么有:
(29)
表1.计划宏观经济学理论与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比较.
式中,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可以理解为由于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改变)、制度安排、结构变化及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等对全员劳动平均产出的贡献,可正、可负;为投入劳动的增量对全员劳动 平均产出的直接贡献,亦可正、可负;为人口变化对全员劳动平均产出的影响,当人口增加时,全
员劳动平均产出下降,当人口减少时,全员劳动平均产出增加。从公式可以看出,要使全员劳动平均产出增加,必须重视技术进步,改善制度安排和结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以保证项为正值;同时,必须确保劳动投入的增加大于人口的增加。
5.2. 经济增长方式
5.2.1. 产品质量与产出
从微观层面看,全社会产出(即国民收入)的名义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全社会产品总产量的大小()和产品平均质量水平()及产品平均价格水平()的高低。因此,全社会产出(国民收入)的名义值等于全社会产品总产量与产品平均质量水平和产品平均价格水平三者的积:
(30)
(31)
式中,为产品产量的增长率,为产品平均质量水平增长率,为产品平均价格水平增长率(即通货膨胀率),国民收入名义增长率等于这三者之和。而
(32)
即国民收入增长率(实际值)等于产品产量增长率和产品平均质量水平增长率之和。
提高产品平均质量水平,会成正比地增加国民收,大大促进经济增长。
5.2.2. 经济增长方式
实际上,我们可以称产品产量增长率为经济增长率的外延部分,而称产品平均质量水平增长率为经济增长率的内涵部分;通过扩大产量获得的增长为外延式增长,通过提高质量水平获得的增长为内涵式增长,两种方式皆用而获得的增长为复合式增长。外延式增长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当产品饱和或过剩时,其增长率为零或为负。这时,我们必须将增长方式转变为内涵式增长,即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这是我国目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所面临的真实情况。
5.2.3. 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由式(29)和(32)可得
(33)
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等于质量水平增长率与人均产品产量的增长率之和。所以,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人均产品产量。
同样,我们可以称人均产品产量增长率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外延部分,而称产品平均质量水平增长率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内涵部分;通过提高人均产品产量获得的增长为外延式增长,通过提高质量水平获得的增长为内涵式增长,两种方式皆用而获得的增长为复合式增长。外延式增长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当人均产品产量达到极限时,其增长率为零或为负。这时,我们必须将增长方式转变为内涵式增长,即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这也是我国目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所面临的真实情况。
6. 产品平均寿命对社会总财富的影响
首先,由于第产业生产的农产品和第三产业提供的服务一般都为即期消费品,其寿命都不会超过一年,所以这里主要考虑固定资产、第二产业生产的耐用工业品和除固定资产投资以外的房屋建筑等三类使用期限可以跨年度的耐用品。其次,假设当期的社会总财富为,其中固定资产、耐用工业品和房屋建筑分别占、、的比例,显然,,,且;再假设固定资产、耐用工业品和房屋建筑的平均寿命分别为、、年,且、、均取大于1的整数。第三,假设对固定资产、耐用工业品和房屋建筑三类耐用品均采取平均折旧法;并假设第二年的国民收为。那么,第二年的社会总财富为:
(34)
至于第三年及以后各年的社会总财富,其计算比较复杂,在此不做讨论。
从(34)式可以看出,固定资产、耐用工业品和房屋建筑的平均寿命越长,由当期(第一年)积累到下一年度(第二年)的财富越多。实际上,对于第三年及以后各年也有类似的趋势。所以,应适当提高耐用品的平均寿命,以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并节约资源。
7. 货币政策
7.1. 资本(物化劳动)为什么会增值?
马克思说过,劳动,只有劳动,才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那么,为什么资本会增值呢?我们都知道,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任何商品的价值都是由创造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资本是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货币度量,是与当期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对应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技术进步、制度安排和结构发生改善、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提高时,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缩短,那么与原来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应的劳动量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与资本对应的原社会必要劳动的量也可以对应更多的社会财富,资本便增值了。
7.2. 利率的确定
资本所获得的收入,必须在储户、银行、企业(资本使用者)三者之间合理进行分配。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带来的资本增值,应根据三者的贡献大小有差别地进行分配,储户得大头,企业(资本使用者)得中头,银行得小头;风险收入则根据三者所承担的风险大小有差别地进行分配,一般情况下,企业(资本使用者)得大头,银行得中头,储户得小头。通货膨胀应由三者平均承担。所以,银行利率应大于全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中产品产出增长率的三分之一加上通货膨胀率的三分之一的和。而全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产品产出增长率等于GDP的增长率减去投入劳动的增长率和平均质量水平的增长率(即
)。比如说,通货膨胀率为2.0%,GDP增长率为7%,投入劳动的增长率为1%,
平均质量水平的增长率为2%,则利率 > 1/3 × 2.0% + 1/3 × (7% − 1% − 2%) = 2%。而目前银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75%,基本合适;一年期商业贷款利率为4.6%,存贷差2.85% > 2%,偏高。
8. 收入分配问题
实际上,对国民收入的贡献要素可以分为两个,即劳动和资本,技术和管理要素可归入劳动要素。西方国家国民收入中由物质资本贡献的份额已从45%下降到25%,而劳动对国民收入的贡献从55%上升到75%。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劳动要素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以60%至80%为适当,目前可以定在65%左右,以后逐步提高。而资本要素收入所占的比重以20%至40%为适当,目前可以定在35%左右,以后逐步降低。
至于劳动要素中的普通劳动、技术劳动和管理劳动,其收入分配原则应考虑如下关系:组织之间的竞争,既是产品的竞争,又是技术水平的竞争,更是标准之间的竞争。质量是旗帜,标准是方向,技术是发动机,管理是车轮。质量是大家的事情,每个人都要关心和重视质量。工资标准的高低依次为标准相关劳动、技术相关劳动和管理相关劳动。一般工人的劳动为普通劳动,其收入应视其与技术的相关程度而确定,高级工人的劳动应视为技术相关劳动。管理劳动应视其与标准和技术的相关程度而定,标准管理劳动收入最高,技术管理劳动收入次之,普通管理劳动收入最低。
9. 新全面质量管理思想
要提高经济增长率,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因而就必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人均产品产量。而质量水平和人均产品产量的提高都必须靠人的品质来保证。因此,21世纪是质量世纪,21世纪的管理必须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必须树立全新的质量管理思想:以人的品质保工作质量,以工作质量保产品质量,以产品质量保生活质量,以生活质量促人的品质提高,循环往复,不断提升,最终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品质既是基础和起点,又是目的和终点。因此,人的品质管理又成为现代质量管理的核心。这就是新全面质量管理思想。
10. 人力资源价格
人力资源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创造财富的主要动力。因此,人力资源是最可宝贵的自然和社会财富。而要保证人力资源的存续,就必须首先满足其基本生存需要,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人没有工作或不参加劳动,政府都必须至少发给他能满足其基本生活的最低社会保障金。同时,每个人都按其贡献大小来参与分配。所以人力资源的价格至少应高于最低社会保障金。
11. 结论及建议
根据前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1) 政府应将对国民收入的关注转移到对可支配收入的关注,设定可支配收入年度增长目标,并据此进行经济规划。
(2) 政府应根据计划宏观经济学模型适时调节政府转移支付,以保证经济均衡发展。
(3) 应鼓励消费,尽量提高消费倾向。但是,必须将其控制在的范围内,且必须注意消费结
构。在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品中,对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品,由于其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所以,应尽量节约其消费,并注重提高第一产业产品的质量以及第二产业产品的质量和寿命,提高消费质量;对于第三产业的产品,由于其主要消耗可不断再生的人力资源,故应大力鼓励其消费,以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对于产业面而言,应优化第一产业,合理布局并优化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国家应根据以上原则调整投资政策。
(4) 合理制定税率,将其控制在范围内,并作适时调整。
(5) 合理控制进口倾向,将其控制在范围内,并实现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或有一定的顺差,但是,经济均衡时的出口额必须大于自发性进口。
(6) 提高产品平均质量水平,会成正比地增加国民收,大大促进经济增长。适当提高耐用品的平均寿命,以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并节约资源。
(7) 将增长方式从外延式增长转变为内涵式增长,即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
(8) 根据“银行利率应大于全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中产品产出增长率的三分之一加上通货膨胀率的三分之一的和”的原则对利率进行适时调整。
(9) 在收入分配方面采取以下措施:a. 严格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量劳动力价格;b. 平衡地区之间的发展速度差异;c. 调节资源占有状况;d. 进行财政和税收调节,补贴低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调节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e. 提高劳动要素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以60%至80%为适当,目前可以定在65%左右,以后逐步提高。
(10) 树立新全面质量管理思想,适时对政府和企业组织结构进行改革。
(11) 由政府向每一个没有工作或不参加劳动的人发放至少能满足其基本生活的最低社会保障金。
[1] 高鸿业, 主编. 西方经济学[M]. 第2版.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 多恩布什, 费希尔, 斯塔兹. 宏观经济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3] 斯蒂格利茨, 著. 经济学(下册) [M]. 姚开建, 等,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4] 谭崇台, 主编. 发展经济学[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5] 谭崇台, 主编. 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6] 谭崇台, 主编. 发展经济学[M]. 太原: 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1.
附录:四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公式的推导
对于四部门经济,有
(A-1)
(A-2)
按照国民收入决定的总供给-总需求法,其均衡条件为
(A-3)
或
(A-4)
设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式中
= 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实际产出或收入;
= 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运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
= 边际消费倾向;
= 可支配收入;
= 政府购买;
= 税收常数,为定额税;
= 边际税率;
= 投资;
= 出口额;
= 自发性进口,即和收入没有关系或者说不取决于收入的进口部分,例如本国不能生产,但又为国计民生所必需的产品,不管收入水平如何,是必须进口的;
= 边际进口倾向;
= 政府转移支付。
由式(A-1)和(A-4)可得
(A-5)
将(S-1) - (S-8)代入式(A-5),得
(S-9)
又
(S-10)
再将(S-10)代入(S-9),得
(S-11)
所以有:
(A-6)
式中
= 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实际产出或收入;
= 边际消费倾向;
= 边际税率;
= 边际进口倾向;
= 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运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
= 经济均衡时的投资;
= 经济均衡时的政府购买;
= 税收常数,为定额税;
= 政府转移支付;
= 经济均衡时的出口额;
= 自发性进口,即和收入没有关系或者说不取决于收入的进口部分,例如本国不能生产,但又为国计民生所必需的产品,不管收入水平如何,是必须进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