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Jiangxi’s Red Culture in Training Talents ()
1. 引言
江西省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腹地,东临福建省,南界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邻安徽省,是一个历史悠久、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20世纪初至中期,江西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的重要地区之一。井冈山、瑞金等红色根据地的建立和坚持,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拥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瑞金、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
江西红色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优秀文化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江西红色文化丰富,拥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纪念园、江西三湾改编旧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文化景点。江西红色文化代表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坚定信念,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激发了人们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英勇斗争的敬意和热爱,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对于培养新时代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和奋斗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江西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参观学习,推动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结合。
中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世界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在“俄乌战争”之后;与此同时,我国国内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全国人民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疫情“后遗症”依然存在且短期内难以消失。随着00后逐渐步入社会及新兴文化与外来文化带来的影响,国家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受到了新冲击,融媒体的出现给红色文化育人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挑战。基于此,新时代与新媒体背景下的红色文化育人问题是当前亟需解决之课题。
本文基于现有调研,聚焦江西红色文化育人这一主线,分析现状,指出问题,从现实路径与主要方法层面提出对策。
2. 江西红色文化育人现状
红色文化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当的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借助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以发挥红色文化的影响与作用,达到教育或感化的目的(肖灵,2014) [1] 。江西省内高校主要招收国内大学生,同时也招收来华留学生,开展了形式各异的红色文化育人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政府和高校对红色文化教育的投入有待提高(肖灵,2014) [1] 。当前,各级政府虽认识到了红色文化在学校育人的重要作用,但年度财政预算对红色文化教育的投入还不够。各级各类高校组织国内大学生、来华留学生在校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空间还很大,实效性还有待提升。
二是育人主体忽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功能(胡杨,2021) [2] 。教育者认识到了包括微信、抖音等在内的融媒体在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作用,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与所处区域特点针对性地解决本校红色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呈现形式不生动、实质内容不丰富、更新不及时、无英文版本等问题上力度还不够。
三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未充分重视红色旅游的重要育人作用。从教师内部来看,应当正确认识红色旅游资源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康民军、许秋阁,2023) [3] 。总体而言,省内高校就读来华留学生对江西红色文化不甚了解,目前在已有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及其育人效果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四是高校校园红色文化氛围较改革开放前更浓厚,但仍未充分发挥经典红色文学作品的育人作用。据李佳(2019) [4] 调研,部分大学生对红色文学作品中的革命英雄人物、革命事迹有所了解,对优良的革命传统和道德品质所起到积极作用比较认可。由此可知,未充分发挥经典红色文学作品对大部分大学生的育人作用。
3. 江西红色文化育人对策
育人价值是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是红色文化的灵魂。红色文化通过革命精神培养、崇高信仰与理想追求、集体主义与团队合作、历史传承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公平与正义观念等方面的支撑,确实体现了育人价值作为其核心价值和灵魂。江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体与核心区域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奠基地,拥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江西高校要实现国内大学生与来华留学生良好的育人效果,合理选择现实路径与应用正确的主要方法非常必要。
3.1. 江西红色文化育人现实路径选择
关于在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现实路径,从实践操作层面看,主要做到三个“有机结合”,即将红色文化资源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将红色文化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及将校园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日常管理有机结合。
1) 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日常管理有机结合
校园红色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教学与管理人员应认识到红色文化的教育导向、行为塑造、人格健全、实践锻炼、情感陶冶与审美教育功能,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国内大学生与来华留学生在校生日常管理工作,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工作:校团委树立红色文化活动精品意识,创新方式方法,在考虑到来华留学生文化背景及其心理特点基础之上,科学规划好年度校园红色文化活动并优化活动管理体制,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红色文化活动。学生工作管理处(部) 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上,通多种方式把红色文化要素巧妙融入大学生日常管理。例如,在高校录取新生“学生卡”上印制高校所在地红色文化景点背景图。
2) 将红色文化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
对于国内在校大学生,将红色文化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最优方式是开展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全面分析00后大学生特点基础之上,使红色文化有效融入教学课堂,将教学内容与江西红色文化结合起来,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加大该课程教学改革力度。此外,在其它公共课、选修课与专业课教学上,任课教师须充分树立“大思政”教学理念,在全面把握课程内容特点基础上,找准切入点或结合点,加大红色文化资源应用力度,通过采用情境式、研究型、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公共课、选修课与专业课教学。对于在校来华留学生,汤明(2022) [5] 认为在所有面向留学生的课程中,汉语课程受众最广。汉语课程学时较多,课时安排紧凑,师生见面机会较多,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师生间的信任关系。因此,须充分发挥汉语课“课程思政”的作用。汉语教师领会“课程思政”理念、提升思政水平与课程教学能力、挖掘教材思政元素、多模态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及创新线上教学形式(黄海明、谭荔,2022) [6] 。例如,例如,在开展“红色文化”这一主题教学中,汉语教师可以把教学地点选取在江西赣州“兴国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中,通过实境直播开展教学,线上的留学生可以直接与经过的游客对话,让他们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加大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力度,借助多媒体手段,在强调其主体性、学习互动性与时代性基础上实现红色文化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
3) 将红色文化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由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三维一体立体构建。在正确理解社会教育内涵基础上,构建红色文化传播与育人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红色文化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助推红色文化话语方式创新。一是创作更多经典红色动漫、红色影视作品等并将之转换多语种版本诸如英文版本,社会有关机构主动提供更优质的主动推送服务,以此促进红色文化消费。二是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重视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通过加强管理娱乐、新媒体等切实履行社会环境综合治理主体责任,保障不同学生群体合法权利,营造师生乐教乐学良好社会环境,通过研学等多种方式了解江西红色文化,知晓江西红色文化发展历程。
3.2. 江西红色文化育人主要方法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上00后群体新特点,江西红色文化育人呼唤新方法。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时代较之前也有很大不同,育人方法须与时俱进。本文尝试提出以下主要育人方法。
1) “润物”法
“润物”取自“润物细无声”。“润物细无声”是指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在育人上指不知不觉使个体受益。红色文化育人“润物”法的内在要求是优化红色文化育人宏观、微观环境,应用陶冶、渗透方式使个体在知情意行上达到育人目标。基于心理学视域,优美、和谐、愉悦的环境能激发人的沟通交流欲望,能使人以更轻松、更具理解与包容的心态及更具强烈的学习欲望开展社交,更易实现人与人的相互理解与和谐相处。陶冶作为一种育人方式,自身富有人性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育人内容渗透不知不觉发生,育人对象不易感受到教育者意图。
陶冶与渗透两者均具潜在力量,是两种隐性育人方式,意在影响与改变受教育者思想意识与行为。在红色文化育人过程中,陶冶与渗透同向同行且互交互融,两者很难分开,形成育人协同效应。00后国内大学生、来华留学生情感丰富且具多变性,学习能力也强,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学习动机更易引导。教育者应把握好这一特点,以优化育人环境为抓手,有效发挥陶冶与渗透作用,加强塑造革命先烈榜样,繁荣校园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文化入脑、入心。例如,对于赣南医学院在校国内大学生与来华留学生新生,可以在入学教育中加入参观学校红医馆的内容,在讲解中有机融入“红医精神”,使其深刻感受到“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红医精神”。
2) 沉浸式旅游体验法
江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体与核心区域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奠基地,拥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共和国摇篮景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三湾改编景区、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本世纪初,中央已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将红色旅游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求利用节假日等时间组织学生前往革命圣地、红色旅游景点等开展红色文化参观学习活动,通过沉浸式参观学习红色文化知识。在通过沉浸式红色旅游体验法育人上,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红色文化主题应丰富多彩,充分考虑国内大学生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目的、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问题。例如,驻赣高校可以在国庆节期间组织国内大学生与来华留学生代表前往瑞金市“共和国摇篮景区”参观学习,使之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从这里诞生,再结合新中国成立所取得的丰功伟绩,激发国内大学生浓浓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情怀,使来华留学生深刻认知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进一步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先进性。二是挖掘现在红色文化景点内涵,进一步优化构建红色文化旅游景点体系,加强重点景区与精品路线建设,有效吸引国内大学生与来华留学生的旅游兴趣,同时为其出游提供便利。三是积极推动红色旅游模式转变。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及基于0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需推动红色旅游由传统参观学习式向集瞻仰教育与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复合模式转变,吸引00后大学生的有效参与,助推红色旅游涌现更多新形态及助力红色旅游产业上更大规模、更高水平。例如,赣州高校可通过暑假“三下乡”形式前往瑞金市叶坪乡华屋红军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当地红军后代同劳动、同吃、同住(简称“三同”),通过“三同”助力红色旅游模式转变,实现红色文化“润物”式育人效果。
3) 融媒体传播法
当今时代的融媒体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媒体、移动电视、博客、微博、播客、QQ空间、微信、抖音、Facebook、Youtube等在内的媒体已成为影响包括00后在内的网民的重要力量,江西红色文化育人须正视发挥融媒体的作用,抵制新媒体出现的不良言论,新媒体中的不良言论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削弱(胡杨,2021) [2] 。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及当代网络技术的有效支持下,科学、有序、规范推进红色文化的融媒体传播,应在以下方面发力:
一是明确不同媒体的定位。教育者应清楚认识到不同媒体诸如微信、Facebook的定位、受众对象、传播内容、传播风格特点等,深入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内涵,实现不同媒体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融合,基于00后国内大学生与来华留学生的特点,彰显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特色。二是提升红色文化融媒体信息多样化。红色文化媒体是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除红色文化信息资料外,校内新闻资讯、院部动态、时事新闻、文体新闻、婚恋教育、心理学知识等信息也应纳入红色文化融媒体,实现信息多样化,同时制作成多语种版本诸如英文版本,吸引国内外受众的关注。三是及时更新融媒体红色文化信息。据调研,现有红色文化融媒体信息内容多为会议宣传报道,鲜有与在校师生教学、学习生活紧密相关信息,理论说教内容多,落地耐心教育引导内容偏少,突出表现为信息更新慢,不易引起00后关注。四是增强融媒体红色文化信息互动性。0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不喜欢“说教”式的教育,更喜欢参与式、互动式沟通。因此,在融媒体红色文化模块中,应增加多语种诸如英文版互动模块以增强亲和力,实现大学生用户与媒体、媒体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吸引00后国内大学生与来华留学生的关注。
4. 结语
江西红色文化丰富,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应将红色文化与课程思政、社会教育及大学生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有意识地通过“润物”法、沉浸式旅游体验法与融媒体传播法发挥对国内大学生与来华留学生的育人作用,坚定理想信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及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基金项目
2022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红色文化的多模态译介及育人研究”(项目编号:SZZX22096)研究成果。
江西红色文化育人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江西红色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中华民族从满目疮痍到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江西红色文化育人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文聚焦江西红色文化育人这一主线,分析现状,从现实路径与主要方法层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江西红色文化,育人,现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