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能力主义到属性主义
英国社会学家菲利普・布朗指出,在市场化社会中,基于“能力”(Meritocracy/メリトクラシ?)的教育选拔在向以“家庭出身”(Parentocracy/ペアレントクラシ?)为基础的教育选拔转变。
能力主义是指无论何种阶层的人,只要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获得高学历,就能凭借高学历在社会上通过平等竞争而获得改变原有阶层的机会。这种机会平等地向任何阶层的人开放,成功几率与其成绩,能力紧密相连。
然而,事实上,升学除了受成绩影响以外,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家庭所得收入对成绩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意味着,以“成绩”为基准的“能力主义”中的平等,实际上,可能隐藏着以家庭所得为代表的阶层背景差异所带来的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这种被隐藏的不平等,就是能力取得前与取得过程中存在的家庭经济、文化与环境条件的不平等, [1] 即“属性主义”。
日本学者耳?宽明也关注到对于学生的教育选拔,已经不是按照“能力 +努力 = 成绩”的“能力主义”方程式筛选,而是沿着“财富 + 教育期望 = 选择”的阶层属性组合发展(图1),即家庭的经济收入,教育支出情况以及父母对孩子的学历期待决定着孩子的学习水平及其未来的发展,并且由于日本贫富差距的日益凸显,社会阶层的逐渐固化,在家庭经济水平和教育期望的作用下,孩子们的学业水平差距也逐渐扩大。 [2]
图1. 能力主义与属性主义
图2是2009年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大学经营・政策研究中心就“高中生的去向与家庭年收入的关系”统计的数据。从该图可以明显看出,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考上大学的比例远低于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具体而言,年收入200万日元以下的家庭出身的学生考上大学的比例不到30%,200万~400万日元的也不过40%。而年收入1000万日元以上的家庭出身的学生的大学升学率则超过60%,甚至是200万日元以下收入阶层的两倍有余。
图2. 各收入阶层出身高中生毕业后去向情况 [3]
再以日本最高学府东京大学为例,在东大发布的2018年学生生活实况调查中,针对东大合格者的家庭年收入分布状况进行了统计。从图3可以看出,60%以上的学生,家庭年收入达到950万日元以上。由此可知,东大中高收入家庭出身的学生占了大多数。
图3. 东京大学合格者家庭年收入分布情况 [4]
进入1990年代,日本的大学升学率平缓上升,至2009年突破50%。根据文部科学省的统计数据,2020年日本的高中升学率为98.8% [5] ,大学(含短期大学)的升学率为54.4% [6] 。在此背景下,随着学历高原期的长时间持续,日本社会的代际间社会流动逐渐封闭,朝着世代间学历同质化的恒常构造转变。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同代际间社会移动的结合点,在于形成了学历的代际关系不平等。在精英社会中,平等的机会可以保证平等的竞争,能力和努力,是维持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在能力主义社会中,平等竞争导致的差异是合理的。但是,在属性主义社会中,平等竞争的前提无法保证,不平等的本质在于阶层差距的扩大。这样一来,教育差距就不能被视为教育问题,而是社会竞争规则和社会结构本身的问题。
2. 家庭收入差距的扩大
日本学者松冈亮二基于21世纪新生儿的跟踪调查数据,统计了从儿童0.5岁起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结束的15年间,不同学历背景的家庭的收入变化。结合表1和图4可以看出,父母学历的不同决定了家庭收入的不同,在强调学历社会的日本,获得高学历意味着可以获得较好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夫妻双方均非大学毕业的群体占调查总人数42%,他们15年间的累计收入为7375万日元。而夫妻双方均为大学毕业的群体占调查总人数28%,他们15年间的收入累计为11087万日元。两个群体15年间的收入差距累计为3712万日元。在孩子仍处于幼儿期时,这两个群体的年收入差距约为200万日元,而到了需要大量支出教育投资的初三阶段,两个群体的年收入差距则超过300万日元。可见,随着孩子的成长,不同家庭背景间的经济资本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经济资本的差距,同时也反映在对孩子的教育投入费用中,如选择入读公立校还是私立校,校外补习费的多少等。
表1. 不同学历背景家庭收入中间值(万单位) ( [7] , p. 113)
图4. 不同学历背景家庭收入推移情况( [7] , p. 113)
3. 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选择
3.1. 日本小学、初中、高中的升学情况
日本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公立中小学采取学区制,所有适龄儿童都会在当年的1月下旬或者前一年的10月中旬收到自家所在区的区教育委员会寄来的就近小学入学通知书。不需要考试即可进入附近的公立小学,4月1日拿着通知书到学校报到即可。若考取了国立或私立小学,在区政府办理转学手续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私立小学占总小学数的1.2%,国立小学占总小学数的0.35%。以东京为例,在东京私立小学有53所,其中著名的有:庆应大学附属小学、青山学院大学附属小学、晓星、双叶、白百合等。一些私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原则上是一贯制的,进入该小学的学生,一部分会一直念到大学。该类小中高一贯制的代表性学校,多是名门大学的附属小学、中学、高中,如在关东有庆应义塾、青山学院、成城学园、学习院,在关西有关西大学、关西学院大学、同志社大学、立命馆大学。家长为了报名,需要在校门外通宵排队拿号,孩子两、三岁就要参加补习班,根据报考学校的出题特征,掌握题型,反复练习备考。而国立小学在东京也只有6所:御茶水女子大学附属小学、筑波大学附属小学、东京学艺大学附属大泉小学、东京学艺大学附属小金井小学、东京学艺大学附属世田谷小学、东京学艺大学附属竹早小学。东京周围,则还有神奈川县的横滨国立大学教育系附属镰仓小学和横滨小学、?玉县的?玉大学教育系附属小学,以及千叶县的千叶大学教育系附属小学。国立学校数量极少,门槛自然也极高。根据补习学校的数据统计,其中最难进的是御茶水女子大学附属小学,平均每年50个考生中录取1人,其他国立学校也是大约30人中录取1人的比例。可见,要入读私立或是国立小学,家长需在幼儿阶段就重视孩子的能力培养,为此投入教育费用。
大部分入读公立小学的学生在小升初阶段可大致分为两类,即需要参加私立中学或国立中学入学考试的和不用参加入学考试直接升入公立中学的学生。其中私立中学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上述私立大学的附属初、高中。其中有些附属高中的学生可以通过内部通道直接升入相应的大学,而剩下的其他学生则选择考入其他大学。另一类私立中学则没有相应的大学,故想上大学的学生不可避免地要参加大学入学考试。这类私立学校高度重视升学率,在学生就读前期就为应对大学入学考试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一般而言,私立中学和国立中学的初中和高中都是一贯制的。中高一贯制学校的学生在该校的时间较长,学校可以较充分掌握学生的个性、特长、接受能力等,并可以按照学习成绩和接受水平分班因材施教,或以一个学期或一年为周期重新编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更新学习课程和教学方法。中高一贯制中学在前五年教完初高中课程,最后一年集中复习应考。
但是,公立中学就无法做到这一点,其教学计划和进度由上级严格规定,不得擅自修改。特别是公立中学一般都没有六年一贯制,学生的初高中多是两所不同学校。要教完全部高中课程已需花费高中阶段的三年时间,且教师与新生也需要一个磨合、了解的过程,所以无法像私立中学一样在高中的前两年就完成全部高中课程的教学。由此可以看出,私立或是国立中学相较于大部分的公立中学存在绝对优势。因此,就读公立初中的优等生要去名门大学的话则需考入公立或者私立的名门高中,但是实际上这些学生的录取率不是很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成功通过私立或者国立初中的入学考试,大部分家庭选择报名补习班提高自己孩子的竞争力。
3.2. 日本高学历・高收入阶层对私立学校的偏爱
图5是根据文部科学省提供的学校基本调查数据绘制的私立初中就读率变迁图,从图中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私立初中的就读比例在不断上升。1985年私立初中就读率为3%,截至2020年已上升接近至8%,由此可推知家长希望孩子入读私立校的意愿不断增强。
2021年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研究开发部学力调查科以日本全国的中小学生为对象实施了“全国学业水平测试”。图6根据该调查情况绘制而成,重点对比考察公立中小学同私立中小学的学生学业水平情况。从此图可以明显看出,小学至初中阶段,无论是国语还是数学,公立学校学生的正确率都不及私立学校,相差近10%。私立学校在学业水平方面的明显优势,也是中高收入阶层偏向于将孩子送入私立学校就读的一大原因。
图5. 私立初中就读率变迁图 [8]
图6. 全国学业水平测试公立・私立小学及初中平均正确率 [9]
据统计,1950年至2019年的近70年间,东京大学入学者母校排名的前十位依次为:开成高中(私) (8323人)、滩(私) (6161人)、麻布(私) (5563人)、筑波大附驹场(国) (5357人)、?京学艺大附(国) (4399)、ラ・サ?ル(私) (3807人)、筑波大附(国) (3702人)、东京都立日比谷(公) (3457人)、荣光学园(私) (3312人)、西大和学园(私) (3249人)。 [10] 其中,6所是私立高中,3所是国立高中,公立高中只有日比谷1所。而早大、庆应大的入学者母校中,排名前十的也大多是私立学校。
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三大都市圈(东京、大阪、名古屋)还是非三大都市圈,父母学历越高,入读私立和国立学校的孩子比例就越高。由此可推断,学历越高,收入越高的家长越偏向于让孩子尽早准备考入私立学校。关于私立中学的入学选拔考试,许多学校要求进行四门科目(国语、数学、科学和社会)的笔试。一些学校则要求国语和数学两门科目的入学考试,以及个人面试。近年来,一些学校也推出了只考察数学一门的新形式。在该情况下,仅通过校内课程学习不足以应对入学选拔考试,因此需要参加校外补习班提升竞争力。
表2. 公立、国立、私立学校的入学者比例(%) ( [7] , p. 179)
结合上文可知,入读私立校可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提升学力竞争力,并提高圆梦名门大学的概率,故日本的家长,特别是高学历・高收入阶层更偏向于让孩子入读私立学校。而入读私立学校则意味着学费昂贵,还得承担为入学前为应对激烈竞争而参加校外补习班的学费。而即使是就读公立学校,受“学历社会”氛围影响,家长为让孩子考上好中学、好大学,也愿意将孩子送入补习班。下一小节将重点介绍日本学生的教育支出情况。
4. 日本学生的教育支出情况分析
文部科学省每两年统计一次学生教育支出的数据,2018年就日本全国140所公立、私立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家长在一年中为孩子投入的教育费用进行了统计,其中包含校内学费以及校外补习活动费。
图7. 2018年教育支出总额 [11]
从以上两张数据(图7、图8)可以直观看出,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教育支出存在极大差值,公立学校的教育费用相较于上一次(2016年)的统计数据呈现小幅度平缓上升态势,而私立学校的费用则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从图9的构成比柱状图可以看出,单就私立校的校内学费支出就已经远超过公立校学生一年的教育总支出。
再来看日本学生在校外补习上的支出。以下三张图(图9~11)是文部科学省统计的2018年日本公立、私立学校校外教育活动费占比的数据,可以看出,公立小学、私立小学、公立初中、私立初中、公立高中以及私立高中的家长在校外教育活动费年平均支出费用方面各为21.4万日元、64.7万日元、30.6万日元、33.1万日元、17.7万日元、25.1万日元。其中,私立小学的补习班费用投入最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考上中高一贯的私立或国立中学,享受到优质的教育,为将来考入名门大学奠定基础。而根据文部科学省的数据,2018年日本私立中学数仅占中学总数的7.6%,考入私立中学的学生数占总学生数的7.4%,可想而知考入私立中学的竞争异常激烈,而要想从激烈的小升初选拔中脱颖而出,家长势必投入大量金钱让孩子参加课外补习班提高竞争力。
而到了中学阶段,公立中学的校外补习费明显上升,私立中学则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公立中学的学生要想考入优质高中需要经历竞争激烈的升学考试,为此参加校外补习班提升学力的情况大幅增加,而私立中学多为中高一贯校,暂时免去了升学的压力,校外补习班的投入也有所减少。高中阶
图8. 2018年教育支出总额构成比 [12]
图9. 2018年日本公立、私立小学补习费及其他校外教育活动费占比 [11]
图10. 2018年日本公立、私立中学补习费及其他校外教育活动费占比 [11]
图11. 2018年日本公立、私立高中补习费及其他校外教育活动费占比 [11]
段,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都面临着考大学的压力,因此在校外补习班的投入虽然有所减少,但是依然保持较高的数值。校外补习费用对工薪阶层来说是比较高的,即使对于中产阶层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花销,尤其是日能研或者四谷大那样的知名补习班的费用一般达到月平均7万日元。而与地方相比,城市孩子参加初中考试的必要性更高,因此,城市居民支付的补习班费用更高,自然地城市居民和地方居民的孩子的教育水平也逐渐拉开了差距。
5. 结语
进入2000年,日本民众对教育差距问题的关心不断高涨。随着少子化和大学扩招,进入大学的难度相对降低,但是否能被名校录取,除了个人努力和学习能力以外,家庭的经济水平越来越成为重要影响因素。教育选拔,从以成绩为基准的“能力主义”向以阶层背景为基础的“属性主义”转变。
本文从经济资本的视点入手,结合数据考察日本社会阶层影响孩子学业水平的教育差距现状。首先,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不同阶层间的经济资本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其次,该经济资本的差距,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投入费用中。高学历・高收入阶层偏向于让孩子入读费用高昂的私立学校,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考入名门学府的概率。此外,无论是哪一阶段,为提高孩子的学习竞争力,课外教育投入也必不可少。可以说,家庭的经济水平,教育支出情况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够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是否能够通过参加补习班提升个人竞争力,从而最终决定是否能够考上名门学府,获得好工作。家庭的经济资本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学习水平及其未来的发展。不断扩大的经济资本,不断扩大的学业水平差距,如此往复循环,从而导致学历的代际间同质化,阶层的日益封闭化,这势必影响到日本未来社会的公平与稳定。而这一现象同中国目前的教育形势也极为类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春玲指出,1978年以后,大众化教育模式向精英化教育模式的转变,以及教育的市场化,导致了地区之间和不同家庭经济背景的学生之间教育机会分配的不平等现象。 [13] 本文旨在考察日本的教育差距现状,并在今后的研究中探讨该现状形成的深层原因,思考有效的改善措施,以期为中国教育的公平发展提供思路。
日本社会的教育差距――从经济资本视点考察
摘要:进入2000年以后,日本的社会阶层固化和教育差距现象愈发受到关注。出身阶层同最终学历的关系日益紧密,引发了大众对当前社会流动机制的普遍不满与担忧,这势必影响到日本未来社会的公平与稳定。本文从不断扩大的经济资本差距的视点入手,结合数据考察日本的教育差距现状。
关键词:教育差距,经济资本,阶层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