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ESP Cours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ing Content and Language

Abstract

This paper employs an action research to delve into the innovative way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ritical intercultural literacy in the English News Reading course. Grounded in the education philosophy of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ion (CLI), moral education elements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are designed to achieve moral education and character-building goals based on the unit themes. The three rounds of action research indicate an effective teaching model that integrates content, language and moral education has been formed. The ESP course “English News Reading”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a course where language proficiency, critical intercultural literacy and a sense of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are simultaneously enhanced.

Share and Cite:

Zhu, J. (2023)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ESP Cours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ing Content and Language. Open Access Library Journal, 10, 1-14. doi: 10.4236/oalib.1111006.

1. 引言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正式融入教育领域。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在全国高校及学科专业推动全面实施课程思政。同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颁布,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20:4)。这一系列文件的颁布与强调,为大学英语课程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推动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外语界学者展开了热烈探讨,包括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教学目标、教材设计、内涵及框架(孙有中,2020 [1] ;文秋芳,2021 [2] ;向明友,2022 [3] ),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胡杰辉,2020 [4] ;唐慧利等,2021 [5] ),但目前“外语课程思政研究……多为思辨性探讨,缺少实证研究”(王雪梅,霍炜,2021:313) [6] ,ESP课程相关研究更是稀少。基于此,本研究尝试通过《英语报刊选读》教学实践为例探索大学英语ESP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笔者根据《英语报刊选读》课程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深入挖掘和提炼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实现思想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通过优化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思政把体现中国时代风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使学生领悟中华文化的精髓,增强文化认同感,同时对比语篇中的中外文化,找寻二者的共性之处,帮助学生建立联结,促进跨文化理解和社会正义,避免偏见和霸权。

2. 文献综述

2.1. 批判性跨文化素养与外语教育

在当前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媒介环境下,跨国界的交流日益紧密,使得批判性跨文化素养(critical cultural literacy) (Myers & Eberfor,2010:150) [7] 显得尤为关键。跨文化批判性素养是批判性读写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两个概念的复合体,是英语本地化过程中英语学习者、使用者上所需要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个体在非本族文化背景下,能够有效地理解、适应和交流的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技能、文化敏感性和沟通技巧。学生需要不仅掌握足够的语言技能,以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的交流,还需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信仰、习俗等。跨文化交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提问和回应。批判性读写能力是指学习者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能够思考、分析和评估文本中隐含权力关系的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获取信息、解构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结合《英语报刊选读》课程的特点,批判性跨文化素养是在媒介交流中,对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和符号传播的意义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具体而言,它强调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个体能够深入挖掘媒介文本中符号背后的文化意义,更有意识地了解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这种素养使个体更具敏感性和灵活性地参与跨文化沟通,同时推动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Hall,1997) [8] 。

为了助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杨枫(2019:1) [9] 呼吁“坚持国际视野与母语文化互为主体……培养学生价值判断的能力”。批判性跨文化素养的培养路径探索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这不仅可以丰富外语学术生产和教学实践,同时也能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和立德树人工程。

2.2. 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

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ion, CLI)是常俊跃教授及团队本土化教学探索凝炼的成果。它强调在语言教学中将语言技能与实际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获取和理解有实际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这一教学理念强调语言不仅是学科的工具,同时也是知识获取的媒介。它“尽最大可能、以最合适的方式将目标语用于融合教授、学习内容和语言,以达到多种教育目标”(常俊跃,赵永青,2020:52) [10] 。其中,“语言”包含听、说、读、写、译技能及其基本的语言知识;“内容”指全新的、有意义的、能激发学生动机的……知识或信息(常俊跃,赵永青,2020:52) [10] 。

CLI 的核心是“内容与语言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机融合”(常俊跃、赵永青,2020:51) [10] 。在教学设计方面,它“超出了单纯的语言教学,进行的是知识、能力、素质的全方位教育”(常俊跃,赵永青,2020:51) [10] ,倡导教学内容实用性、重内容和以学生为中心。首先,教学应当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反映学习者目前和将来对语言的使用。教学设计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境,使他们能够在语言学习中应用所学,实现语言的实际运用。其次,CLI强调重视内容,不仅仅专注于语言本身,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习得语言。这种整合的方法旨在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获取有实际价值的学科知识,提高学科与语言的双重能力。最后,CLI强调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更加参与和探究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这三个原则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的语言教学设计框架,旨在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语言学习与实际运用的有机结合。目前CLI指导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相关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在CLI理论指导下,采用行动研究范式,探索如何将学科内容、思政内容与语言有效融合,通过提高大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塑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批判性跨文化素养。

3. 研究问题与方案

行动研究为研究《英语报刊选读》课程思政研究提供了一种实践导向的方法。首先,明确研究问题,确保问题具有实际的教学意义。接着,制定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例如设计新的教学活动、调整教学策略,或者开发新的评估方法,以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然后,在实际教学中实施行动计划,观察学生的反应,记录课堂表现,并保持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这个阶段旨在积累实践经验和数据,以便后续分析。随后,收集和分析实施效果的数据,比如学生反馈、课堂观察记录、学生成绩等,评估行动计划的有效性。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和调整,制定新的行动计划,并在下一个教学周期中实施。通过与同事、学生以及其他教育者分享研究过程和结果,增强研究的可信度和实用性。行动研究是一个循环过程,通过不断地反思、调整和改进,逐步提高教学效果。采用行动研究方法,教育者可以积极参与到《英语报刊选读》课程思政的研究与改进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思政水平。

3.1. 研究问题的确立

《英语报刊选读》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的后续课程,教学主题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多领域,其内容涉及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对学习者的能力培养和终身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英语报刊选读在思政教学方面的改革创新中发挥尤为重要的作用。但从日常教学实践看,课程的思政作用和不强。因此,笔者在2022年9月对《英语报刊选读》课堂进行改革,具体措施为先找到课文思政要点,通过中外文化对比逐一展开讲解,最后设计活动及作业验证思政要点是否被学生领悟。课堂交流要求用英语表达。一学期的教学改革没有收获意想效果――课堂内容庞杂,学生没有深刻领会课本内容,也没有明白教师的思政用意。教学内容的增多加重了学生负担,引起学生反感。其主要原因在于教改凭教学经验和热情进行,缺乏理论指导,对课程思政内涵、构建框架以及教学路径等问题缺乏深入学习与思考。此后笔者学习了常俊跃教授关于CLI的论著。在CLI理念启示下,笔者构建了《英语报刊选读》课程思政行动研究实现路径。《英语报刊选读》依据CLI“内容中有语言,语言中有内容知识”(赵永青等,2020:62)设计,将单纯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英语课堂转变为语言、跨文化思辨等能力综合提升的课堂,实现学生语言能力与批判性跨文化素养双提高的目标。课程思政的核心是“润物细无声”,思政内容既要与教材内容融合,完善学生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与思辨能力,又要与语言融合,让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因此,探索CLI指导《英语报刊选读》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有效路径的关键是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 如何更好地整合思政元素到英语报刊选读课中,提高学生的思政水平,做到润物细无声?2) 思政内容与语言如何融合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3.2. 研究方法

基于研究问题,笔者共进行了三轮行动研究。研究对象为某本科院校三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主要考虑三年级学生已经完成了大学前两年的英语学习,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而且相比一二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思想更加开阔,更容易接受不以语言训练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第一轮行动研究于2022年9月展开;后两轮行动研究在前一轮基础上修改教学设计与内容,分别于2023年3月与2023年9月展开。三轮行动研究均基于每单元4学时的两周教学。收集的数据除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案外,还包括教师日志、课堂观察、学生日志、学生作业及访谈等。

3.3. 学情与教材分析

实验院校属二本院校,相比985、211高校,该校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迫于四六级考试的压力,学生更注重英语应试技能的学习,而不是真正的语言运用能力,特别在实际沟通中缺乏对异域文化的分析能力。

教材方面,目前使用的英语报刊选读教材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新英美报刊选读》(第五版),中西文化对比和分析较少,难以充分满足课程思政新的教学要求与目标。这就意味着课程教学应该从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二次开发,优化教材和课程资建设。课程主要从教材和教学活动两方面入手,将思政教学内容结合外语教学内容,找准育人角度,把语言技能训练、专业知识传授、思想价值引领、情怀立场铸就融入有文化差异的课堂教学中去,潜移默化中高质量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4. 整体方案

基于研究问题,行动研究依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将思政教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以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为抓手,在CLI指导下,根据教材设计思政内容,通过思政资料搜集、问题设计、分析与讨论,在知识搜集、整理、讲述、对比过程中,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跨文化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尝试构建融内容、语言、思政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将中国时代风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融入教材培养大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多元文化感知力和优秀文化认同感。

4. 第一轮行动研究

4.1. 教学设计与行动

2022年9月,教改实验对教学中的思政内容做了显性处理,同时没有平衡好语言与内容的功能。笔者首先厘清了二者关系,同时思考如何在Unit 1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教学中依靠语言讲好内容,依托内容练好语言(表1)。

表1. 第一轮行动研究教学设计

4.2. 教学观察与反思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选自《中国日报》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评论员文章,在课文基础上笔者增加了执政理念与国内民众之间密切关系的介绍。内容选取上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反馈“对他们英语学习没有太大帮助,思政意味太过明显”,“内容过于有挑战性,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另外,实现课程思政目标主要显性直输式教学,学生反馈“课堂略显枯燥”。

不同于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隐性教育,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和各层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徐锦芬2021) [11] 。采用单一视角和论述的教材,学生无法接触多个角度的信息和观点,难以建立独立分析和甄别的能力。理想化的论述也忽视了该概念实践中可能面临的复杂情况,减弱了学生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动力。没有提供其他观点或案例信息让学生选择和判断,他们只能非批判地接受某种表示。要让学生联系国际环境与各国现实,深入理解这个多维复杂的问题,有必要让其接触并评价不同信息,从更多角度思考不同方案的利弊。要通过讨论、案例研究等互动教学形式,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场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 第二轮行动研究

5.1. 教学设计与行动

经过一学期的文献研读、教学观摩和参与教研活动等,笔者进行了第三单元News and Journalism的教学设计。本单元的设计融合PBL项目式学习以及CLI内容语言学习结合的教学理念,利用云班课app构建泛在学习环境。首先,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明确了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表2)。采用以学生自主实践学习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高效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内容和活动融入思政元素,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气候问题的关注,传达给学生“和而不同”的理念从而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认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大国担当。

5.2. 教学观察与反思

本轮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上一轮,这堂课注重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包括线上学习平台、视频、听力练习等,旨在通过多种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气候变化的新闻报道以及不同国家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和行动。大部分学生认为这节课的设计很有趣,尤其是通过模拟气候大会的角色扮演,让同学们能够更具体地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应对措施。预习任务和讨论环节也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对气候变化新闻的看法。然而,可能要在课程设计中更加明确每个任务的语言目标,确保每个环节都与英语学习密切相关,使学生在任务完成的同时能够提升语言水平。另外,评价部分需要更具体的量化指标,以便更学生更加准确地评估自己和同伴的表现。

6. 第三轮行动研究

6.1. 教学设计与行动

针对前两轮的教学反思,此轮教学设计笔者考虑更灵活地整合思政元素到具体的学科内容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抽象的思政概念。通过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思辨和批判性思维,使其在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更深刻地领会思政内容。其次,建议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使思政教育与学科学习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另外

表2. 第二轮行动研究教学设计

更加关注要更加明确语言目标,确保每个任务紧密结合英语学习,包括明确使用的关键词汇和语法结构,有助于学生有意识地提高语言水平。最后,在学生评价方面,建议使用更具体的评价标准,包括明确的量化指标,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在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表现,帮助他们更清晰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改进的方向。

基于此,第三轮行动研究在试图兼顾实用性和思政目标达成度,并对Unit 4 Advertising进行了教学设计(表3)

6.2. 教学观察与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在内容、语言和思政三个方面进行了整合,以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课文主题的选择上,明确了思政主题,使得教学目标更具有针对性。然后,在设计各环节的培养目标时,紧密围绕思政目标展开,确保各项任务都服务于思政目标。思政内容的选取方面,强调了服务思政目标的优先性,同时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的考量,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另外,语言练习的设计也体现了与主题、思政内容以及教材内容的紧密契合。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语言练习不仅要符合主题,还要与思政内容有机结合,兼具趣味性与挑战性,实现一练多用的效果。这种综合性的设计使得语言练习在强化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对思政内容和主题的更深层次理解。

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反馈,可以看出本单元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反馈在话题讨论中不仅有利于交流碰撞不同看法,还提升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培养了英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思辨能力。学生认为“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还在学习中获得了珍贵的人生经验,并学会了自主学习”。

表3. 第三轮行动研究教学设计

7. 结语与启示

本研究探索了在内容语言融合理念指导下,构建《英语报刊选读》课程内容、语言和思政元素融合的教学模式,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有效课程思政。通过三轮的行动研究发现,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基于单元主题协同思政目标,围绕目标挖掘思政素材,最后构建融合内容、语言和思政的整体性教学活动。研究结果表明,这样可以实现思政内容与教材内容、语言技能的有机融合,使课程思政成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推动中外文化互鉴的有效途径。

但是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评价方法和评估标准上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具体化,需要设计更全面和系统的评价机制,从多个维度检验学生的语言、跨文化能力和文化认同的提高。其次,本研究的样本量和范围有限,仅针对一个年级某专业的学生群体。后续研究可以通过扩大涉及的学生人数和增加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适用性,为语言类课程的思政教育实践提供更加系统和可靠的路径与借鉴。

项目信息

本文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科研项目“外语微课超文化身份建构多模态研究”(N2020016)的阶段性成果;2020年度浙江省一流课程《英语报刊选读》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内容语言融合视域下大学英语ESP课程课程思政建设行动研究 ――以《英语报刊选读为例》

摘要:本文基于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CLI)的指导,探索《英语报刊选读》课程培养学生批判性跨文化素养的实现路径。基于单元主题设计思政目标,结合思政目标挖掘相关思政元素,通过教学活动巧妙融合思政、学科和语言知识点,形成了一个内容、语言、思政一体的教学模式。三轮行动研究表明,在内容语言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理念指导下,英语课堂可以转变为语言能力、批判性跨文化素养、中华文化认同感同步提升的英语课程思政课堂, 实现大学英语ESP教学的新目标。

关键词:内容语言融合,大学英语ESP,批判性跨文化素养,行动研究

Conflicts of Interest

The author declares no conflicts of interest.

References

[1] 孙有中.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高校外语教材设计[J]. 外语电化教学, 2020(6): 46-51.
[2] 文秋芳.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 中国外语, 2021, 18(2): 47-52.
[3] 向明友. 基于《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 外语界, 2022(3): 20-27.
[4] 胡杰辉. 外语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教学设计研究[J]. 中国外语, 2021, 18(2): 53-59.
[5] 唐慧利, 崔萌筱, 耿紫珍. 课程思政融入商务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1, 29(3): 55-58.
[6] 王雪梅, 霍炜. 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研究综述(2018-2021) [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43(4): 309-314.
[7] Myers, J. and Eberfor, F. (2010) Globalizing English through Intercultural Critical Literacy. English Education, 42, 148-170.
[8] Hall, S. (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Sage, London.
[9] 杨枫. 高等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跨学科精神及应用理念[J]. 当代外语研究, 2019(2): 前插1, 2.
[10] 常俊跃, 赵永青. 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CLI)的提出、内涵及意义——从内容依托教学到内容语言融合教育[J]. 外语教学, 2020, 41(5): 49-54.
[11] 徐锦芬. 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与研究[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43(4): 303-308.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Inc.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and the related PDF file are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