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ssion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bstrac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goal in modern society, requiring the integra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Under the backdrop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undertakes the mission of cultivating versatile talents that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times. This paper delves into the connot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rough a multi-perspective research approach, it dissects the significant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The study aim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ordinated teaching, and realize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fostering well-rounded individuals.

Share and Cite:

Xue, Z.H. and Ma, Q.F. (2023) Discussion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pen Access Library Journal, 10, 1-7. doi: 10.4236/oalib.1110997.

1. 引言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领域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课程思政的定义、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这些研究为探明了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课程思政领域的热点问题,揭示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首先,对于“课程思政”教学的学理理解,主要观点包括将专业课作为学校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通过专业课程促进学校思政教育体系的完善构建,为学生打造一个广阔的思政知识学习平台 [1] 。其次,关于课程思政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研究指出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综合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觉悟 [2] ;另外,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来看,存在落实不全面、深入和充分的问题,本质上是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模糊,实施过程缺少目标的核心引领 [3] 。至于研究趋势,未来可从高站位的立场、强浸润的环境和多视角的规评价等三个方面开展高校课程思政的研究;同时,立德树人被视为课程思政的价值旨归和活的灵魂 [4] 。然而,特别需要关注的是高质量发展下,高质量发展和课程思政的学理的发展性梳理有待深入研究 [5] [6] [7] 。高质量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在这一背景下,教育的角色至关重要,而课程思政的学理性则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本论文旨在围绕高质量发展、课程思政和学理性这三个关键词展开深入的述评 [8] [9] [10] 。

目前一般认为高质量发展是指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生产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等手段,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发展模式。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各门课程教学中的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它强调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理性:学理性是指对某一学科领域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学术观点等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的能力。具备学理性的人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严谨的思考和论证,形成有根据、有逻辑的观点和结论。本文基于以上背景、概念和问题,通过对高质量发展下的课程思政学的理性分析,探讨课程思政学的内容合理性、知识科学性、价值观科学性、教学方法科学性和教育评价科学性等方面的优化路径和策略。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综合研究,本论文将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以推动课程思政学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持续发展和优化。

2. 高质量发展下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分析

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从科技强国到教育强国,再到人才强国,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在这一背景下,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必然选择。

2.1. 培养合格公民和复合型人才

高质量发展要求社会成员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和强大的综合能力。课程思政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具备创新精神、领导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合格公民和复合型人才是高质量发展下课程思政的重要目标之一。首先,课程思政通过教育和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的伦理道德要求和法律法规,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如诚信、责任、公正和尊重等。学生通过课程思政的学习,能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准则,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品质。

其次,课程思政通过教育和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目标,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通过课程思政的学习,能够认识到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注重公益和社会责任,具备担当和奉献的精神。

此外,课程思政通过教育和引导学生发展综合能力,包括创新精神、领导能力和国际视野。学生通过课程思政的学习,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领导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全球视野的能力。这些综合能力对于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和经济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2.2. 强化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高质量发展要求个体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相一致。课程思政通过教育和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社会问题和挑战,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在课程思政的教育中能够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性,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强化国家意识是高质量发展下课程思政的重要目标之一。课程思政通过教育和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战略、历史文化、制度建设和国际地位等方面的知识,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生通过课程思政的学习,能够深入了解国家的发展需求和挑战,认识到个人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意识到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培养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加强社会责任感是高质量发展下课程思政的另一个重要目标。课程思政通过教育和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的现实问题和挑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学生通过课程思政的学习,能够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性,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2.3. 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创新

高质量发展要求学科的前沿知识和技术的推动。课程思政通过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课程,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了解学科的社会责任和应用场景,增强对学科发展的认识和兴趣。通过课程思政的引导,学生能够关注学科的发展动态,培养创新思维和学术探究的能力,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学术的创新。

促进学科发展是高质量发展下课程思政的重要目标之一。课程思政通过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课程,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了解学科的社会责任和应用场景。学生通过课程思政的学习,能够认识到学科知识的价值和重要性,理解学科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并积极参与学科研究和实践活动。

同时,课程思政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学科的发展动态,培养学生对学科前沿知识和技术的敏感性和兴趣。学生通过课程思政的学习,能够了解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前沿领域和学术趋势,培养对学术创新的探索精神和思辨能力。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学科研究和创新实践,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学术的创新。

2.4. 增强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高质量发展要求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课程思政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他们树立和谐共处、尊重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意识。学生在课程思政的教育中能够学会积极沟通、解决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为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增强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是高质量发展下课程思政的重要目标之一。课程思政通过教育和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培养他们尊重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意识,倡导和谐共处和包容性。学生通过课程思政的学习,能够理解不同文化、宗教和思想观念之间的差异,培养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能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课程思政还通过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积极沟通和解决矛盾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学生通过课程思政的学习,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学会开展有益的讨论和对话,解决社会问题和矛盾。他们能够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社团组织和志愿者活动,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此外,课程思政通过教育和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的规则和法律,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和遵纪守法的精神。学生通过课程思政的学习,能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权益意识,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关注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3. 高质量发展下课程思政的学理性分析

3.1. 课程思政的学理性分析

学理性是指学科或领域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性,是基于系统的理论框架和科学方法进行思考和研究的过程。在课程思政中,学理性强调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理论基础和合理性。课程思政的学理性指的是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基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价值观,以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为基础,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论基础和科学性、实践导向和应用性、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创新性和思辨性、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

3.2. 高质量发展下课程思政的学理性分析

高质量发展下的课程思政的学理性分析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理论基础的确立:高质量发展要求课程思政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知识结构的科学布局:高质量发展要求课程思政的知识结构与高质量发展目标相契合;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高质量发展要求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与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相匹配;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高质量发展要求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政效果;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怀:高质量发展要求课程思政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

4. 内容合理性

价值观引领的内容设计:高质量发展要求课程思政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能够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科知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高质量发展要求课程思政的内容与学科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中体会到思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实践活动的贯穿与应用导向:高质量发展要求课程思政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能够将学习内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与信息渠道:高质量发展要求课程思政的内容充分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信息渠道。课程思政可以通过利用图书馆资源、网络平台、多媒体技术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信息来源。

时事热点与社会问题的关联:高质量发展要求课程思政的内容与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相联系。

融合多元文化和全球视野:高质量发展下的课程思政应该注重融合多元文化和全球视野的要素。

面向未来的创新意识:高质量发展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高质量发展要求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5. 知识科学性

在高质量发展下,课程思政的知识科学性体现了其作为一门学科的学理性和科学性。它要求课程思政的内容不仅要具备实践性和应用性,还需要基于科学的方法和理论,确保所传授的知识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高质量发展下的课程思政的知识科学性要求其内容基于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其次,高质量发展下的课程思政的知识科学性要求其内容具备学科内部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此外,高质量发展下的课程思政的知识科学性要求其内容具备开放性和包容性。最后,高质量发展下的课程思政的知识科学性要求其内容具备前瞻性和创新性。

6. 价值观科学性

高质量发展下的课程思政的价值观科学性是指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价值观观念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科学性。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价值观科学性对于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以下是对高质量发展下课程思政的价值观科学性的深入探讨。

首先,高质量发展下的课程思政的价值观科学性要求课程内容中所体现的价值观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其次,高质量发展下的课程思政的价值观科学性要求课程内容中的价值观观念基于科学的研究和理论。另外,高质量发展下的课程思政的价值观科学性要求课程内容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深入的思考和判断。此外,高质量发展下的课程思政的价值观科学性要求课程内容关注当代社会的变革和挑战。

7. 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在高质量发展下的课程思政中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可以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以下是对高质量发展下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科学性的深入探讨。

首先,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应基于教育科学的原理和理论。其次,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应具备实证研究支持。另外,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应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此外,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应与现代技术和工具相结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方法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虚拟实验等技术手段,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互动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时代的教学工具和应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反馈。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工具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8. 教育评价科学性

高质量发展下的课程思政的教育评价科学性是指基于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进行全面、准确、公正的评价。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对于指导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至关重要。以下是对高质量发展下课程思政的教育评价科学性的深入探讨。

首先,科学性的教育评价应基于明确的评价目标和标准。其次,科学性的教育评价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另外,科学性的教育评价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进程。此外,科学性的教育评价应注重评价结果的有效反馈和利用。评价结果应及时、明确地反馈给学生和教师,帮助他们了解学习成果和改进方向。

9. 结论

在高质量发展下,课程思政的学理性、内容合理性、知识科学性、教学方法科学性和教育评价科学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些要素相互交织,共同构建起高质量发展下课程思政的整体框架。课程思政通过培养合格公民和复合型人才、强化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创新,以及增强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等方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基金项目

本研究成果受上海市高水平院校建设经费资助。

高质量发展下的课程思政浅谈

摘要:高质量发展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目标,其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课程思政学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承担着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使命。论文深入探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内涵特征,通过多角度的研究方法,剖析课程思政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将为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推动协同教学的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课程思政学,内容合理性

Conflicts of Interest

The authors declare no conflicts of interest.

References

[1] 陈洪捷, 施晓光, 蒋凯. 国外高等教育学基本文献讲读[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2] 蒋旭东. 在新阶段扎实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1(1): 1-5.
[3] 李静宜, 刘宏达. 党史学习高标准赋能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1(21): 3-8.
[4] 丁彩霞, 石书臣. 推进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 38(5): 122-126.
[5] 郝德永. “课程思政”的问题指向、逻辑机理及建设机制[J]. 高等教育研究, 2021, 42(7): 85-91.
[6] 潘懋元. 中国当代教育家文存: 潘懋元卷[M]. 袁振国, 主编.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7] 武文涛.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线上线下”协同育人机制探究[J]. 美眉, 2022(8): 151-153.
[8] 胡建华, 等. 高等教育学新论[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9] 何雨.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公安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 22(1): 51-54.
[10] 王学俭, 石岩. 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1(2): 50-58.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Inc.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and the related PDF file are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