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Reality Review, Problem Attribution and Path Analysis

Abstract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native cultural aphasia” is a significant manifestation of cultural inconfidence. Under the grand strategy of “Chinese culture going global”,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ut also shoulder the important task of humanities education, guide students to cultivat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strengthen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n the basis of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rovide impetus and energy support for the continuous and effective value education through college English courses. Taking “cultural aphasia”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ideas and directions for enhanc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from the aspects of cultural ability improvement, teaching content reform and innovation, teacher teaching ability improvement, teaching evaluation reform, strengthening of foreign cultural exchanges, and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cultural image.

Share and Cite:

Lu, K.Q. (2023)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Reality Review, Problem Attribution and Path Analysis. Open Access Library Journal, 10, 1-7. doi: 10.4236/oalib.1109701.

1. 引言

“自信”一词出自《墨子・亲士》:“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是指人对自己的个性心理与社会角色进行的一种积极评价的结果,是一种有能力或采用某种有效手段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的信念。就个人而言,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心理特质。文化与自信的契合,它表现的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和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同,是植根于人们内心的一种信念 [1] 。就一个国家而言,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关系着文化安全、民族精神与国家前途命运。文化自信一方面是对自己文化的认同,能大胆地向他人推广自己的文化。另一方面是对自己文化的自觉,能自信地吸收和借鉴各国文化的优秀元素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取人所长为己所用,进而促进本国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2]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生力军,涵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理应成为我国高校办学育人的核心任务之一。

公共英语课程是一门语言基础课,兼具语言的工具性和教育的人文性,在提高师生人文素养、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学校开展隐性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我国历来的外语教育中,目标定位主要是将外语作为引进和学习他人的科技和文化的桥梁,而忽略了、或者说还没有来得及重视强调用外语传播自己文化的功能。由此导致的严重问题就是外语语境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 [3] 。失语症(Aphasia)一词源于医学术语,本义是指由受伤或疾病引起的大脑损伤而导致思想表达能力、口语及书面语理解能力的部分或全部缺失 [4] 。而在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2000)提出,他发现在对外交往过程中,英文水平较高的中国青年学者显示不出文化古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风范,即使是英文水平较高的青年学者也是如此 [5] 。文化失语,从本质上是一种民族自卑心理的体现,面对现代西方理论这饕餮盛宴时的饥不择食,我们的文化自信力正在一点一点地被他者文化所吞噬,这对于当下中国的文化强国战略是极为不利的。外语教育应该把坚定学生的中华文化自信作为教书育人的价值导向,把成就具有家国情怀的跨文化交际人才作为外语教育教学的担当和使命,在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方面更好发挥作用。

2. 现实审视

文化是语言的灵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传播和价值传递贯通于语言教育的众多环节。个体对母语文化产生心理距离,放大消极因素,其后果是自己与他人交往中出现身份认同危机,最终失去自信和自我 [6] ,往往具有以下典型表现:

一是对中华文化缺少认识与表达。“中华文化”主要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7] 。根据有关学者的调查,目前大学英语教材中对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关注度较低,尤其是革命文化。分析文献发现,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样缺乏 [8] 。中华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独有的一面精神标识,蕴含着丰富的精神给养。即便在现代社会,也不乏诸多值得我们去传承弘扬的文化精髓。然而,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很多人,特别是青年一代总是有些曲解,总认为是落后与腐朽的代名词,普遍认同感低缺乏。一些思想不够成熟的学生受西方自由化思想误导,对社会主义文化产生质疑,有时候还会用西方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对我国的改革发展评头论足,甚至作出一些于国于民不利的行为。

二是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的对立面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冷漠。林语堂曾说:“民族本质及民族持续力,可以说一部分是先天的,一部分是文化教育的结果。”正是多元文化的存在,才成就了多彩的人类世界。文化的交汇融合本无可厚非,但对西方文化不加甄别,盲目推崇,势必在学生主流文化的选择上造成障碍。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浸于“洋节”的背后可能是越来越多“黄皮白心”的“香蕉人”。

三是文化自觉践行力差。文化自信强调对自身文化的信心,为思想层面;文化自觉是对责任的担当,为行为层面。思想上文化自信的树立,关键是文化自觉的践行。“母语文化失语”是文化践行能力弱的突出表现。中华文化实践能力不足造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先天缺陷,直接导致文化自信缺乏内生动力。

3. 归因分析

以上现象的产生,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西方的文化渗透。当前,西方反华势力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大喊“中国威胁论”,妄图通过“西化”“分化”的方式和平演变中国。文化渗透就是他们在文化领域进攻的重要手段。与以往不同的是,信息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文化渗透更多的是将有形掺杂于无形之中,通过文化商品倾销等方式大肆宣扬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意图通过对其他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价值观的颠覆而达和平演变之企图。

二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的涤荡中,一些人被金钱、利益蒙蔽了自我,放弃了个人修为,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落后思想不断滋生。中华美德、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缺失往往使得年轻人,特别是青年学生陷入精神上的消极颓废、不劳而获、急功近利的泥沼中无法自拔。

三是高校文化自信教育滞后。“文化自信教育指的是在教书育人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达到使高校学生对中国文化有着坚定自信的成果。” [9] 但当前高校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方面尚存在诸多短板。譬如,轻育人、重学科、轻德育、重智育的现象;文化教育的内容缺乏;英语教师文化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 [10] 。

4. 路径探析

有学者认为,单纯面向外国文化习得的外语教育会在一定程度弱化学生对母语国家文化的认同,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就是国家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语言认同等方面会存在问题 [11] 。其隐性的后果是,由于缺乏国家意识,一些外语学习者境界不高,个人意识过强,成才动力不足,报效祖国意识不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隐形资产,对自身民族发展前途拥有坚定信念前提是对自身文化拥有充分自信。内生路径和外生路径是探究文化自信融入英语教学的基本路径:前者是从文化主体内部优化的共生力来提振文化自信,而后者更强调外部认可对提升文化自信所产生的助推作用。

(一) 文化自信的内生路径

凭借内部整合与优化的共生力来实现文化自信的获得,这是内生路径的宗旨所在。可从有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端正文化态度与文化情感。积极的文化态度和情感能够最大化地提升文化自信效益,反之则会抑制文化自信的生成效益。故而,我们需要用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来认识各种形态文化自身的价值。文化自信的树立,首先要秉持正确的文化态度。做到对自己的文化“不自卑不自负不贬低”,对西方文化“不盲目不盲从”。中华优秀文化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以及今日中国所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是对中华文化所具有独特魅力最好代言。我们有理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文化充满信心。

二是积极提升文化主体的文化能力。实现文化形态的转化与创新,在有了“自信之物”前提下,还得有“自信之术”。长期以来,高校英语教材的“原汁原味”是英语课堂成为以英美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传播的主场域,导致的后果是中华文化在这块文化教育阵地上的缺席。要克服这一弊端,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挖掘的力度。以现行的国家开放大学职场系列教材《人文英语3》为例,在教材共设的八个话题单元中,可在单元后的学习任务模块“Reading & Writing”中补充一些中华文化素材,这对学生在词汇、句法等方面的理解掌握方面大有裨益。另一方面需要重视对比教学的运用。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既关联又有差异的内容是触发学生文化敏感性的重点。在职场系列教材《人文英语4》“Unit 1: British Cultures”的职场情境模块涉及“涂鸦文化”(Graffiti)的内容。此时如果能结合中西不同文化价值观进行剖析,就有可能帮助学生从中汲取不同文化的营养成分,从而对这一文化现象树立正确的认知理念。

三是关键是对教学内容革故鼎新。文化介入方式不应停留在简单地表象推送,而应通过延展语言所承载的内涵差异性来提高学习效果,用与时俱进的理念和实践模式来增强中华文化传承的时代感和趣味性。在抗“疫”斗争中,在强大民族精神的支撑下,越是危难之时,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所迸发出的强大民族凝聚力,这正是五千年历史中的磨难和挫折造就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文化基因。战“疫”斗争生动阐释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隐性的宝贵价值观念。将战“疫”中生动鲜活的实例引入外语教育的传统文化教学,不仅是有效医治“中国文化失语症”,提升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质量的良方,而且从长远来看,也是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在英语与汉语中,也有许多“你有我无,我有你无”的词汇表达,如“农转非”(rural residents become urban residents)“菜篮子工程”(Vegetable Basket Project)等只存在汉语词汇中。有些词汇,如“Pimps”(男皮条客)“Hillbilly”(乡下人)“Spam”(午餐肉,垃圾邮件)等却是英语中独有。对于英汉不对等词汇,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涉猎有关中西方文化的英汉双语材料,开展小组讨论。另一方面,也可以按照课程内容配比相应的文化素材,设置英汉互译成语、谚语等考核内容,运用多模教学法有机地把文化背景了解与语言习得有机融合在一起。

四是积极提高教师双向语言文化执教能力。从语言教学到跨文化双向传输教学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教师的双向语言文化执教能力的提高是其根本。首先,教师要研究和应用双向语言文化教学。学习者要学好目标语必须要尽可能多的接受目标语输入的刺激,教师应采取随时准备机动应变的策略,担当合格的双向语言文化传播者。同时教师要深入开展文化体系、课程架构等方面的研究,保证学生文化输入的完整性、系统性,提高文化对比学习的有效性。其次,注重培养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文化差异敏感性的养成是学习者正确理解目的语文化和本族文化差异,克服跨文化交际文化震荡(culture shock)的一种能力 [12] 。“体验文化”是增强文化敏感性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借力动静交互的文化呈现场景,观察人们在不同场合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行为、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表现,从而理解和把握不同文化的规律性、趋向性。文化差异宽容性则是我们处理不同文化差异时是认可还是反感、抵触的具体态度。不同文化的碰撞,难免会表现出不友好甚至仇视。因此,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培养文化宽容是外语教育的最高目标。培养文化差异宽容性,一是要摒弃民族中心主义的偏见,建构多元文化视野。二是要克服偏见、定势,移情培养文化的宽容性。

五是探索英语教学评价改革。考试是当下检验英语学习效果的最直观方式。事实上,考试作为一种教学评价方法,其意义不仅仅是为一个测试赋分,而是对师生是否实现课程目标作出评估。理想状态下,评估的目标是师生相得益彰。一方面,教师会就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学生从评估过程中受益。教师的这种反馈可能会使学生继续使用那些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学习策略,或者替代那些在以前的考核评价时没有效用的学习策略。另一方面,评核过程亦让教师了解其教学方法在满足学生需要方面是否合适,从而决定是继续使用同样的技巧方法,还是对它们作出调整。因此,对于考什么、怎么考,有必要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对于考什么,笔者认为需要对英语教学大纲进行修订,通过增加考试题型、拓展考试范围将中华文化考核要求纳入英语考试体系。调查研究也发现,与以往相比,英语等级考试部分题型在这方面正尝试着改变,现在的翻译内容从“四大发明”“丝绸之路”到“航空航天”等中华文化、中国发展成就的诸多方面都有所涉足。关于“怎么考”的问题,当前,考试一般采取的是一种终结性评价方式,不足之处就是“结果来得太晚”,不能对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进行及时调整。分数并不一定告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对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形成性评价作为另一种教学评价方式,可以更多地通过动态的指导过程来塑造教、学行为。近年来,开放教育英语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的基于网络考试占比从20%到80%,形成性评价已经成为语言教学中有效的工具之一。笔者认为,一方面,可以根据形成性评价的教学特点,在英语课程中结合课程思政、时政要求,灵活调整覆盖民族文化知识覆盖面,使更契合思政教育之需。另一方面,可以构建多层次多模态教学支撑体系,如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参与、课堂讨论中语言使用质量、课堂外使用语言的努力程度等,确定文化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这样对学生的评价考核会更全面和客观。

(二) 文化自信的外生路径

文化自信的提升工程不仅需要“内活”也需要“外通”。外生路径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积极推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文化自信,其核心是文化认同,这其中内部认同是前提,内部认同再经由对外宣扬之后,才能逐渐被外部认同。因而,强调文化自信,必然是先树立明确的“文化认同点”这一核心表征 [13] 。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做好文化交流的使者,努力输出优质文化“产品”,用正确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心态传播文化正能量去赢得越来越多不期而遇的“外部认同”。

二是提升民族的文化形象。文化形象的塑造需要对外文化交流来促进文化要素的双向流动,也要积极作好单向度的文化要素流动,即对外文化宣传。要想在树立良好文化形象上见成效,不管是文化交流的交互活动还是文化宣传的单向活动“一个都不能少”。对外文化宣传能不能具有影响力与吸引力,不仅要对文化内容进行甄别,也要合理配置更多“软着陆”条件要素,对相应手段方式的运用进行精心谋划。

5. 结语

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是党领导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对这一根本问题的科学回答,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华文化走出去”大战略下,培养和提高“中外文明沟通互鉴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日益紧迫。英语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更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素养,也要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正如刘润清所说,世上缺少的是“比外国人更外国人,比中国人更中国人”的“多语人”和“多文化人”,因为这些“多语人”和“多文化人”具有多种文化的智慧和眼光。培养同时具有多种文化的智慧和眼光的“多语人”和“多文化人”正是跨文化教学的终极目标 [12] ,这也是公共英语教学这块思政“责任田”努力耕耘的目标。

课题项目

攀枝花开放大学思政教学改革课题“‘课程思政’背景下思政教育融入英语教学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PZHKDZDKY2021-03)。

文化自信视域下公共英语教学:现实审视、问题归因与路径探析

摘要:跨文化交际中,“母语文化失语”是文化不自信的显著表现。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大战略下,高校的公共英语教学在关注学生二语习得的同时,更应该担负起人文教育的重任,引导学生在外语习得的基础上培养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持续、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动力和能量支撑。本文以“文化失语”为切入点,通过表象呈现、原因剖析,并尝试从文化主体文化能力提升、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师执教能力提高、教学评价改革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强化、民族文化形象提升等方面探索增强文化自信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文化自信,公共英语,跨文化交际

Conflicts of Interest

The author declares no conflicts of interest.

References

[1] 云杉.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 红旗文稿, 2010(16): 4-8.
[2]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8.
[3] 任海棠, 邓秀梅. 刍论创新我国外语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 理论导刊, 2017(4): 80-83.
[4] 吴爱宁, 孟荣新, 崔瑞锋. 加强母语文化教育,培养文化平等意识[J]. 理论导刊, 2009(11): 120-122.
[5] 从丛. “中国文化失语”: 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 光明日报, 2000-10-19.
[6] 钱立新. 中国英语学习者母语文化疏离的消解[J]. 江西社会科学, 2018, 38(9): 232-239.
[7]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 2017-10-28.
[8] 张虹, 于睿. 大学英语教材中华文化呈现研究[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2020(3): 42-48+91.
[9] 宋振东. 浅谈新时期高校文化自信教育[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7): 17.
[10] 胡蝶, 陈曦.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高校外语教学[J]. 人民论坛, 2019(11): 134-135.
[11] 陈新仁(编). 全球化语境下的外语教育与民族认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12] 樊习英, 周荣辉. 培养文化差异敏感性和宽容性的研究[J].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7, 24(1): 51-54.
[13] 王宏印. 跨文化传统——如何与外国人交往[M]. 北京: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6.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Inc.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and the related PDF file are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