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人工智能道德规范治理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研究和探讨,能够为推动人工智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Sample Chapter(s)
前言 (397 KB)
Components of the Book:
- 作者简介
- 项目资助
- 前言
- 第一章 机事的必然——人工智能道德规范治理的必要性
- 第一节 溯源计算自然主义哲学
- 第二节 关于联结主义与莱布尼茨、Chat-GPT和图灵机的哲学思考
- 第三节 关于符号主义、信息计算主义与计算自然
- 第四节 总结:从计算主义到计算自然哲学
- 第二章 机事之治
- 第一节 人本主义的人工智能道德治理
- 第二节 为什么“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定为人工智能伦理管理的核心?
- 第三节 什么是以人权为中心的设计、审议和监督?
- 第四节 以人为本的设计、审议和监督的核心原则
- 第五节 推进全球治理的推理
- 第六节 需要应对的挑战
- 第三章 人工智能的规范治理
- 第一节 人工智能、职业和规范
- 第二节 人工智能作为职业?
- 第三节 人工智能行业规范
- 第四节 治理效果
- 第五节 规范的实施
- 第六节 问责机制
- 第四章 人治机心的局限反思
- 第一节 学术和企业对科技冲击的反应:批判
- 第二节 学术人工智能干预概述
- 第三节 企业人工智能干预概述
- 第四节 人工智能公平性现状的综合与总结
- 第五章 人工智能的计算机问责制
- 第一节 定义和分析单元
- 第二节 工件、系统和结构:问责制在哪里?
- 第三节 问责制、监督和审查
- 第四节 会计责任,记录保存和可验证性
- 第五节 问责制即责任
- 第六节 问责作为规范性忠诚(Fidelity)
- 第六章 人为干预与算法干预的道德规范
- 第一节 制定算法透明度
- 第二节 什么可以使算法透明化?
- 第三节 人类参与
- 第四节 该模型及其推论
- 第五节 算法透明度问题
- 第六节 可理解性
- 第七节 结论
- 第七章 人工智能治理的生物限制尝试
- 第八章 机心为微
- 第一节 人工智能能执行哪些任务?
- 第二节 更复杂的现实
- 第三节 作为风险再分配器的人工智能
- 第四节 人员配备和日程安排
- 第五节 界定应予赔偿的工作
- 第六节 检测和预测损失和欺诈行为
- 第七节 激励和评估生产力
- 第九章 机心为微的基础——自主学习
- 第一节 技能习得的五个阶段
- 第二节 深思熟虑的理性
- 第三节 超越理性
- 第四节 实验和专业知识
- 第十章 人工智能的自主逻辑及其限制
- 第一节 机械系统与整体系统
- 第二节 心智超越逻辑机器
- 第十一章 人工智能道德建模的基础——语义识别能力
- 第一节 从语义识别到常识理解
- 第二节 语义识别和尝试理解的相关性
- 第十二章 人工智能道德规范与人的关系
- 第一节 作为工具的计算机
- 第二节 作为导师的计算机
- 第三节 作为学生的计算机
- 第四节 机器思维的风险
- 第十三章 人工智能自主建模的地位
- 第十四章 机心之治
- 第一节 灵性涌现论
- 第二节 涌现论的哲学背景
- 第三节 当“涌现论”遇上“系统论”产生的模型
- 第四节 灵性的来源与涌现
- 第五节 语义分析的道德建模基础
- 参考文献
Readership:
对人工智能道德规范治理研究感兴趣的学者,科研工作者,教师,学生以及相关业余爱好者。
何 冠岐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钟 丹丹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博士研究生,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